媒体理工

助力石化“航母”扬帆远航

作者:张璇 颜石敦 张盼良   来源:新湖南   时间:2023年03月21日 14:47


——湖南理工学院学科建设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纪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璇 颜石敦 通讯员 张盼良

学术骨干与中石化巴陵分公司技术人员探讨技术难题、企业技术人员在校企联合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专家教授作为“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帮扶……春日时节,沿着南湖之畔,走进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涌动的科技热潮扑面而来。


助力石化“航母”扬帆远航


湖南理工学院是开放热土岳阳目前唯一一所本科高校,教授、博士们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走出象牙塔,实施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发展。“喝洞庭水、吃岳阳饭的地方高校,只有主动加强与地方的联系,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才能实现发展的双赢。”湖南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卢先明表示。

岳阳,被誉为湖南万亿现代石化产业集群的“航空母舰”,当前正劈波斩浪扬帆远航。作为湖南理工学院的“王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紧紧围绕国家和地区重大发展战略需求,依托“石油化工催化与分离关键技术”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特色,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产学研协同机制,从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平台建设、智库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服务工作,先后攻克多项石化产业链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让五湖四海的石化人才集聚岳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国教育事业党性和人民性的重要体现。湖南理工学院与岳阳石化产业链携手共进,当好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新智库,第一要务是培育、吸引人才,让五湖四海的人才集聚到岳阳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来。

引凤还需巧筑巢。经过40余年的发展,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在传承中创新,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2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达到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符合《华盛顿协议》国际互认条件;学院拥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湖南省重点学科、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和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


助力石化“航母”扬帆远航


在化学化工学院超万余平方米的实验室,师生穿着工作服、戴上口罩,专心致志地检测着每一个样品,分析每一项数据。该学院建有独立的分析测试中心,花费5000余万元购置核磁共振仪、单晶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粉末X射线衍射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等一批先进的大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科研条件位居全省前列。

2012年来,化学化工学院先后与中石化巴陵分公司、中石化长岭分公司等7家单位联合组建了“石油化工催化与分离关键技术”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石油化工催化”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细石油化工催化与分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先进碳基功能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8个省级平台;与中石化巴陵分公司共同组建国家热塑性弹性体技术创新中心,通过了院士专家论证;与湖南岳阳绿色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同组建湖南省现代石化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致力推动石化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产业聚集。

2022年11月5-8日,由中国化工学会和湖南理工学院共同举办的精细化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岳阳隆重举行。来自国内5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600余名专家学者,及来自美国、韩国、比利时等多国的200余名国际专家参加会议。与会院士专家考察湖南岳阳绿色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相关化工企业开展对接洽谈交流,促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转化应用,推动岳阳精细化工领域的创新和绿色发展。

登高而望远,临海而心阔。化学化工学院重视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利时鲁汶大学、加拿大Lakehead大学、韩国湖西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定期邀请国内外化工研究领域专家学者来岳讲学、交流。

如今的化学化工学院人才济济,精英荟萃,现有博士学位教师70人,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获得者、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省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湖湘青年英才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10余人。

该学院4位院士、多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岳阳市战略发展顾问和“南湖学者”特聘教授。“精细化工绿色催化与分离”团队获批湖南省创新研究群体,“分离与催化新技术”和“先进碳基功能材料”两个团队获批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化学化工学院汇聚各方英才,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作用,协同攻坚、屡创佳绩。

师生走出象牙塔走进石化一线

新年伊始,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唐课文忙着接待一拨拨客人,他们中大部分是石化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以前是我们到处请企业来招聘,现在是企业自己找上门要‘人’。”变化之大,唐课文感受颇深。他介绍,每逢毕业季有上百家企业来校求贤,化工人才供不应求。

石化产业是湖南省重点培育的万亿产业,岳阳是湖南万亿石化产业核心基地,将贡献 7000亿,中石化巴陵石化、长岭炼化等“龙头”雄踞多年,主要化工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0%。万亿产业的背后,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化工人才的精准输送。


助力石化“航母”扬帆远航


“4年多里,我努力当好企业科技创新的‘攻关人’,协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被选派到巴陵石化当科技特派专家的李安博士说,自2018年以来,他带领科研团队在巴陵石化共同开展碳五资源综合利用科研攻关,开发出高品质环烷烃生产技术,助力橡胶产品生产工艺降黏提浓、节能降耗;开发新型戊内酰胺单体及尼龙5材料,有望作为化工新材料用于信息装备(铁电存储器)、航天军工等高端应用领域,目前已联合申请专利十余项,初步形成该领域专利保护网。

在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们不仅讲好课、做实验,还乐于走进石化企业生产一线“交朋友”,理论研究与工业生产精准对接,与企业共建科研创新平台,就技术创新中的突出问题展开攻关。目前,已有50名博士教授奔赴岳阳20余家石化企业开展科研工作。

长岭炼化发展规划部经理姚峰,1998年从该院化工专业毕业,在公司工作20多年时间里,历经多个技术岗位锤炼,成为石化央企独当一面的技术先锋;“90后”姚骏毕业后选择在岳阳凯门水性助剂有限公司工作,目前是云溪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经理,从技术到生产助力石化企业“新秀”崛起。

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部部长周从山介绍,化学化工学院每年毕业的本科生达400余人,研究生近百人,他们中有进入石化企业担当重要技术岗位,有在石化产业领域自主创业,为岳阳石化产业添光增彩。学院号召师生走出象牙塔,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施产教融合,积极努力推进校企校地合作,服务地方发展。

科研成果在石化产业落地生根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常常碰到一些问题,最典型的就是,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过于前沿,企业在当下用不上;而国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很多技术难题,高校和科研院所联系不紧密,不能及时解决。

化学化工学院紧紧围绕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等国家、地区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紧密联系地方产业特色,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聚焦石油化工产业链延伸、推进石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石化产业绿色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经过多年建设和凝练,形成了化工分离工程、精细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工程、碳基功能材料等多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多年来,化学化工学院依托产学研平台,成立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团队,长期进行深度技术交流,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为服务大型中石化企业,学院联合巴陵石化等石化企业开展先进理系聚合可控技术技术、高端合成橡胶技术、碳五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项目研发,研究成果在医院输液管、共享单车、电线电缆、汽车替代部件等领域广泛应用,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显著。


助力石化“航母”扬帆远航


2019年,化学化工学院联合中石化长岭分公司、长岭科技开发公司等开发了环氧丁烷分离精制新技术,突破了产品精制的技术瓶颈,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展环氧丙烷下游产品深度开发,已开发 2 个特种聚醚新牌号,授权2项国家专利,产品可替代进口。

针对国内聚烯烃中低端产能过剩、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而高端牌号供给不足、进口依存度较大的现状,湖南理工学院携手岳阳兴长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开发特种聚烯烃催化剂及新产品开发成套技术。为形成特种聚烯烃产品规模化效应以及匹配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岳阳兴长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新建一期30万吨/年生产装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均利润总额约为2亿元,年均税后利润约为1.5亿元。

唐课文介绍,化学化工学院先后突破高端合成橡胶新材料新技术、特种聚烯烃合成工艺、绿色高端环氧树脂制备新技术、环氧-聚醚产业链技术等,合作研发的成果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奖励。近5年来,承担企业技术开发课题160余项,攻克多项石化产业链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获得100余项包括发明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产生数十亿元经济效益。


来源:https://m.voc.com.cn/wxhn/article/202303/20230320174604574.html

(责编/孙昕    初审/楚霖    终审/王庆华 )